在妇产科领域,病毒性肝炎的母婴传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,乙肝和丙肝作为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类型,其母婴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产时血液暴露、产后密切接触及宫内感染,据统计,未经有效干预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,其新生儿在围生期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高达7%~9%。
为有效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母婴传播,关键在于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措施,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,应在妊娠中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,以降低病毒载量,减少宫内感染风险,在分娩过程中,应避免产程延长、羊水吸入等可能导致胎儿暴露于母体血液的情况,产后,新生儿应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,以建立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双重保护。
对于丙肝病毒阳性的孕妇,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,因此更需重视产前咨询、产时防护及产后监测,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,可以显著降低病毒性肝炎的母婴传播风险,保护新生儿的健康。
病毒性肝炎的母婴传播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,需要妇产科医生、感染科医生、公共卫生专家等多方合作,共同制定并执行有效的预防策略。
发表评论
预防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,关键在于孕期定期检查、新生儿及时接种疫苗及采取安全分娩措施。
通过母婴阻断措施如接种疫苗和抗病毒治疗,可有效预防病毒性肝炎在母亲与婴儿间的传播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