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妇产科的工作中,我常常会思考一些问题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模式竟与电饭煲有着相似之处,这种“电饭煲思维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妇产科疾病的诊疗判断。
电饭煲的工作原理简单直接,设定好程序,它就按部就班地进行加热、保温等操作,在妇产科诊疗里,类似的“电饭煲思维”表现为,医生凭借过往经验和固定模式来对待每一位患者,对于常见的孕期检查项目,我们往往习惯性地按照既定流程去做,很少深入思考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异。
就拿唐筛检查来说,这是孕期一项重要的筛查项目,按照常规,我们会给一定孕周的孕妇进行唐筛检测,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的风险,有些孕妇可能因为年龄、家族遗传史等因素,本身就属于高危人群,仅仅依靠唐筛的常规截断值来判断,可能就会遗漏一些潜在的问题,这就如同电饭煲不管锅里放的是珍贵食材还是普通谷物,都按照同样的火候和时间来煮,无法做到精准适配。
再看分娩过程,我们在产房里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同情况的产妇,有些产妇产程进展顺利,我们就会按照常见的模式去指导和处理,但有些产妇可能存在特殊情况,比如胎位异常、胎儿窘迫等,这时如果我们还是遵循传统的“电饭煲思维”,一成不变地按照常规流程操作,就可能错失最佳的处理时机,给产妇和胎儿带来不必要的风险。
在面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时,这种思维也可能造成误诊或漏诊,对于一些不典型的妇科炎症,我们可能会根据常见症状和检查结果,轻易地给出一种常见炎症的诊断,而忽略了其他罕见但可能更严重疾病的可能性,这就好像电饭煲煮东西,只关注表面的熟度,而没有察觉到内部食材可能存在的变质。
我们需要打破这种“电饭煲思维”,在妇产科诊疗中更加注重个体化,每个孕妇、每个产妇都是独一无二的,我们要深入了解她们的身体状况、生活背景、家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,综合分析,制定最适合她们的诊疗方案,就像烹饪美食一样,根据不同食材的特性,精心调整烹饪方式和调料,才能做出最美味、最营养的佳肴,我们才能在妇产科领域提供更精准、更优质的医疗服务,保障母婴的健康与安全。
发表评论
电饭煲思维不应侵扰妇产科专业诊疗,保障女性健康需精准医疗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