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妇产科领域,我们常常专注于女性生殖系统的各类疾病与健康问题,有一个看似与妇产科关联不大的疾病——脑血栓,却不容忽视,它可能在不经意间对妇产科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。
脑血栓形成多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,但近年来,在妇产科患者中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,这其中有多种原因交织,孕期女性,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巨大变化,血液处于高凝状态,这种高凝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,而一旦血栓脱落,随着血液循环流向脑部,就可能引发脑血栓。
产后的女性同样面临风险,分娩过程中,产妇会经历较大的体力消耗和失血,身体处于虚弱状态,产后长时间卧床休息,活动量减少,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,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,这些血栓如果脱落,也有引发脑血栓的可能。
对于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、糖尿病等产科合并症的女性,脑血栓的风险更是显著增加,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,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;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,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,这些都为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。
为了预防妇产科患者发生脑血栓,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,要鼓励产妇尽早适当活动,在产后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尽快在床上翻身、坐起,逐渐增加床边活动,促进下肢血液循环,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,对于剖宫产的产妇,在术后更要注意早期活动的重要性。
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,如患有产科合并症或处于高凝状态的,我们会密切监测其血液指标,通过定期检查凝血功能等,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,必要时,可能会给予预防性的抗凝治疗,但这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,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。
加强孕期和产后的健康宣教也至关重要,让产妇及其家属了解脑血栓的风险因素、早期症状以及预防方法,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和自我保健意识,一旦出现头痛、头晕、肢体无力、言语不清等可疑症状,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,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。
脑血栓是一个潜伏在妇产科患者身边的“隐形杀手”,我们妇产科医生要高度重视,通过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,降低其对患者健康的危害,保障每一位女性在孕期和产后的平安与健康。
发表评论
关爱女性健康,警惕妇产科患者脑血栓风险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