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传染病,虽然主要侵袭儿童群体,但对于妇产科医生而言,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关联。
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,其中柯萨奇病毒 A16 型(Cox A16)和肠道病毒 71 型(EV71)最为常见,病毒通常通过密切接触传播,如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、疱疹液、粪便,以及被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牙杯、玩具、餐具、奶瓶等。
在妇产科领域,手足口病可能会给孕期女性带来一定影响,孕期感染手足口病,虽然大多症状较轻,但仍需密切关注,少数情况下,病毒可能会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,增加胎儿宫内感染的风险,不过这种情况相对罕见。
对于已感染手足口病的孕妇,症状多表现为发热、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,手、足、臀等部位出现斑丘疹、疱疹,严重时可能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头疼等症状,若孕妇症状较轻,一般可采取对症治疗,如退热、缓解口腔疼痛等,同时要注意休息,多喝水,保持皮肤清洁,避免搔抓疱疹以防破溃感染。
在预防方面,妇产科医生应提醒孕妇尽量避免前往手足口病高发场所,如幼儿园、学校等人群密集区域,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定期开窗通风,家中如有儿童感染手足口病,要做好隔离措施,避免孕妇与其密切接触。
产后,若产妇感染手足口病,要注意与新生儿的接触方式,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,抵抗力较弱,产妇需避免亲吻、口对口喂食新生儿等行为,防止病毒传播给新生儿,产妇要积极治疗,争取早日康复,以更好地照顾新生儿。
作为妇产科医生,我们要对手足口病保持警惕,不仅要关注孕妇自身的病情,还要重视预防工作,确保母婴安全,减少手足口病在母婴群体中的传播风险,为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和成长保驾护航,让我们共同努力,为母婴健康构筑一道坚实的防线,抵御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威胁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