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,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眼部疾病,它如同隐匿在人群中的“隐形杀手”,一旦爆发,便会迅速传播,给人们的眼部健康带来严重威胁。
这种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(EV70)或柯萨奇病毒A24型(CA24v)引起,病毒通过接触传播,比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、手帕、脸盆、水龙头、门把手、游泳池的水、公用的玩具等,都有可能被感染,在人员密集的场所,如学校、幼儿园、工厂等,病毒更容易快速传播,引发群体性感染事件。

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起病急骤,常在接触病毒后的18 - 48小时内发病,患者会突然感觉眼部异物感、刺痛、畏光、流泪等,随即出现眼睑红肿,结膜高度充血,球结膜下有点状或片状出血,看起来就像眼睛里布满了血丝,病情严重时,耳前淋巴结会肿大、压痛,随着病情发展,眼部症状会逐渐加重,分泌物增多,多为水样,有时会在睑裂间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,极易擦去,但又会迅速再生。
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,目前尚无特效药物,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,缓解眼部不适症状,比如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,预防继发感染;使用人工泪液,保持眼部湿润,减轻眼部疼痛,患者需要注意休息,避免用眼过度,减少户外活动,防止交叉感染。
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至关重要,在日常生活中,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不用手揉眼睛,保持眼部清洁,定期清洗毛巾、手帕等眼部用品,并进行消毒处理,在疾病流行期间,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场所,如果身边有人感染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要做好隔离措施,避免与其共用生活用品。
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虽然一般预后良好,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护理不当,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,如角膜溃疡、虹膜炎等,严重影响视力,一旦发现眼部出现异常症状,应及时就医,明确诊断,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,同时加强预防意识,从源头上减少疾病的传播,共同守护我们的眼部健康,才能有效抵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侵袭,让我们的眼睛始终保持明亮,看清美好的世界。


添加新评论